工业机器人专业和PLC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四川职高信息网 时间:2024-11-28 10:40
工业机器人专业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定义与核心技能
-
工业机器人专业
- 定义:工业机器人专业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高新技术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专注于培养能够操作、编程、维护和管理工业机器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 核心技能:包括工业机器人单元和生产线操作编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系统集成等。
-
PLC
- 定义: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 核心功能: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等,确保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应用领域与角色
-
工业机器人专业
-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装配、食品加工、物流仓储等领域。
- 角色: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
PLC
-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 角色: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扮演着中枢神经的角色,负责协调各种设备的运行,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高效运转。
三、编程语言与编程方式
-
工业机器人专业
- 编程语言:主要采用C语言等高级编程语言,这些语言因其高效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应对机器人的复杂运动和精准控制需求。
- 编程方式:通常通过工业机器人编程软件或离线编程系统进行编程,实现机器人的精确运动控制和灵活操作。
-
PLC
- 编程语言:更多使用专用语言和梯形图编程,这些编程方式更接近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逻辑,易于理解且便于维护。
- 编程方式:通常通过PLC编程软件或专用的编程器进行编程,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
四、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
-
工业机器人专业
-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业机器人技术和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 课程设置:包括《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等。
-
PLC
-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PLC编程、调试和维护能力的技术人才。
- 相关课程:在工业机器人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PLC应用技术通常作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出现,但并非该专业的核心或全部内容。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专业和PLC在定义、应用领域、编程语言与编程方式以及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工业机器人专业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综合技能和应用能力,而PLC则更多地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